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05月29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二版:要闻·经济
2025年05月29日

大安镇深挖“三资”潜力助推乡村振兴

阅读量:32

今年以来,大安镇强化镇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,全力盘活资源,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,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,奏响富民兴村新乐章。

大安镇将“三资”清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建立“镇专班+村小组”联动工作机制,聚焦历史遗留账务清理、资产确权登记、合同规范管理等关键环节,对全镇5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全域式“清家底”行动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2103处集体资产清点、984项资源信息核对、1028份经济合同核查,实现资产资源全要素入库。清理核销遗留账务81项,其中清理12个村长期挂账债权15项9.03万元,规范27个村专项应付款43项576.42万元,完成20个村在建工程结转23项691.98万元,全面达成“账实相符、账证相符、账账相符、账表相符”管理目标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扫清障碍。

创新盘活路径,激活“微资源”发展动能。在“三资”清查过程中,大安镇注重挖掘资源潜力,以打造“微经济”为突破口,创新“三边经济”开发模式,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整合边角土地、闲置宅基地等“微资源”,走出盘活闲置资产新路径。其中,前谷村针对社区搬迁后近10亩废弃空闲宅基地及零散地,一方面投入资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拆除残垣断壁、清理垃圾杂物,平整土地改善村容;另一方面,按照“集零为整、分类利用”思路,将路边、渠边、院墙边零散地块整合,建成“共享菜园”,采取“认领种植”模式,年增收可达3万余元,实现“小地块大收益”。

深化产业融合,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。大安镇持续深化“三资”盘活与产业融合,结合镇域食用菌特色产业优势,积极推广“合作社+基地+庭院”发展模式,构建“合作社供包+庭院出菌+平台回购”协作体系,通过引入层架式立体栽培技术,建设菌种种植大棚6个,发展羊肚菌、白玉木耳等市场畅销品种,预计全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余元。同时,带动周边村民参与特色种植,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,形成“村集体增收、群众致富”双赢局面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