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区教体局:
一体深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六维发力提速教育名区建设
阅读量:43区教体局聚焦全面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,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实践创新水平,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,为兖州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
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深化公平提升质量
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。调整学校布局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均衡。2025年,有序整合6所农村小规模学校,实验高中新建校舍建成启用,特教学校完成整体搬迁,筹备六中教学楼新建、教学设备以旧换新,配齐一中附校丽水路校区、实验高中等新建扩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实验仪器设备,建设一中附属青莲学校标准化考场。全力做好智慧校园建设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建设智慧校园,优化教育数字化资源有效供给,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校园教育平台应用,提升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。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,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实施校长、班主任能力提升工程,推进教师培养“三兖三航”行动计划,建强“三名工作室”平台。计划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开办高水平讲座16场次,线上线下培训教师5000人次,培养600名市区骨干教师、60名市区名师名校长、6名省市教育名师名家。
深化科技教育改革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
深化实验教学改革,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实验、信息、综合实践等课程,提高教育装备利用率。在全区中小学推广STEM(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)教育,逐步开设STEM课程,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。创新信息化体制机制,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推动教育从理念到模式、环境、手段、方法等全流程变革,打造人工智能环境下的高效课堂及科学化教学评价体系,开启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。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,促进产教融合,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合作项目,建立校企合作基地,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培养应用型人才,打造“校企双元”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省级样板。
推进人才一体化改革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
多渠道补充优秀师资。通过公费师范生安置、校园招聘、公开招聘等方式,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来兖工作,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,年内补充42名高素质教育人才。健全基础人才培养体系。落实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,积极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、早选鉴、早管理,依托区青少年宫开展数学、信息学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。推动形成“高中辐射初中、初中联合小学”的贯通育人模式,有效利用教育、科技、文化等社会资源,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。开展职普融通创新培养,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,计划招生110人。深化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“三二”五年一贯制联合培养,创建3个精品专业。
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
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落实“2025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年行动”,逐步推行情景教学模式全覆盖,积极形成具有兖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。推进“大教研”成果创新。结合学校校情,以名师工作室和学科中心组为引领,注重培育、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、教学案例,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“生本”课堂教学模式。强化课题引领导向,支持教育科研项目,加强专项课题研究,推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研究项目。积极开展教育部“精品课”评选推荐,遴选优质教学案例,形成区级精品课教学成果集。
完善评价体系 确保改革落地落实
健全教育人才评价机制。全面推行“四全管理”综合评价,开展“一校一策”问题检视行动。深化“县管校聘”综合改革,规范岗位管理,完善分层竞聘机制,加大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力度。加大年轻教育干部培养力度,储备年轻教育干部。强化教育评价督导问效,加强督学队伍建设,开展责任督学业务培训,健全督政督学、评估、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。推进形成改革合力,建立教育社会参与机制,鼓励家长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,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机制。
加强宣传与推广 营造良好改革氛围
区教体局着力讲好兖州教育改革故事。利用兖州教育微信公众号、兖州电视台教育频道,做好教育法规政策、教育重点工作、学校典型做法等宣传,加大对上宣传报道力度,讲好兖州教育故事,扩大宣传整体效应。营造教育改革舆论氛围。协同网信网安等部门,不断完善舆情信息监测研判处置机制,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强化综合改革典型引领。开展师德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,开展教师宣誓师德承诺活动,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,深化关心关爱教师“暖心十条”,维护教师合法权益。
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
